徐飞雄 唐健雄
乡村旅游可有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乡村旅游是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渠道,要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要鼓励发展“农家乐”,也要对乡村旅游作分析和预测,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湖南乡村旅游产业已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且成效显著。2018年,全省乡村旅游总收入已达1420亿元,接待游客4.2亿人次。2019年,全省有11个乡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36个乡村被列入湖南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10个镇被列为湖南文旅特色小镇。截至2020年4月,全省共有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275家,其中五星级416家、四星级493家、三星级366家。今年初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省乡村旅游产业先后出现了先期投入资金难收回、发展信心受挫、人才流失等问题,警示我们必须精准施策、增强乡村旅游产业抗风险能力。
——以轻资投入为主导方向,精准优化乡村旅游资产投入模式。
乡村旅游区(点)采取重资投入模式通常存在较大投资风险,应以轻资投入为主导方向。这是因为:乡村旅游经营存在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较突出、赋闲时间较长等特征,设施设备利用率较低,不适宜重资产投入;乡村“三生”(生活、生产、生态)中很多景观、设施等可供乡村旅游借用,无需重资投入建设人造旅游景观和全新旅游设施;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是浓郁的“乡味”“农味”“野趣”,应创新性利用好原生态的乡村“三生”。
以轻资产投入获取理想的旅游综合效益,须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建设游客中心、停车场、路面铺设、观景台、游廊、凉亭等设施坚持宜省则省、宜少则少、宜小则小、宜简则简,但标识标牌、安全防护设施、急救设施、厕所等建设必须达标且配套齐全;二是建设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室内康乐等设施时,优先考虑借用闲置空置房屋及其他建筑物、借用微观自然生态环境、借用农业生产;三是尽量做到旅游景观建设与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及提升、乡村生活环境改善相互转化。
——以农业旅游为核心主体,精准调整乡村旅游类型结构。
乡村旅游的三大主体是乡村生态旅游、乡村生活习俗旅游和农业旅游。以农业旅游为核心主体,有利于大量种养基地成为游览区(点)、农业设施成为旅游设施,进而在资产投入上事半功倍;也有利于乡村旅游区(点)增强对人力资源供给风险、劳动力成本风险和员工队伍稳定性风险等的抵御能力;同时更能彰显乡村旅游的基本特色、丰富旅游观光尤其是参与体验活动内容,较好抵御旅游市场需求风险。
鉴于此,应做强做优做大农业旅游。一是强化农业旅游特色。努力发展新特优、“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以及光伏农业、太空农业、精细农业等现代科技农业,并紧密围绕农业生产进行文创开发;二是增加农业旅游广度。开发多样性、系列化农业观光游、农事体验游、农事学艺游、农业研学游、农业文创游、农业购物游、农业节庆游、农业养生游、认养认种农业游等;三是拓展农业旅游深度。积极开发农业文明史主题、涉农文学主题、科普文化主题等农业旅游活动项目。
——采取“一产接二产连三产”方式,精准构建乡村旅游大融合模式。
乡村旅游产业关联性、带动性强,应以“一产接二产连三产”方式构建乡村旅游大融合模式,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得到强力支撑、增强抗风险能力。
构建乡村旅游大融合模式的关键,在于使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市场服务业等融合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努力实现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市场服务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旅游全方位深度渗入农村“三产”融合各环节奠定基础;二是从种养育苗、播种放养季节到收获季节,从农民庭院经济到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旅游元素全时空渗入;三是结合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创产业等需要,创新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生产,开发经营多种集观光、体验、学艺、购物于一体的旅游购物活动项目;四是强化旅游与农贸业融合,将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应着力抓好电商建设和以标准化、商标化创品牌工作,大力开发附着于农产品生产以及农产品加工现场的旅游购物活动项目。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3044澳门永利集团教授、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旅游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3044澳门永利集团酒店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链接: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20-06/05/content_145722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