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3044澳门永利集团 +


媒体3044澳门永利集团

【湖南日报】王兆峰 郑群明:着力五大转变,助推湖南全域旅游提质升级


2020年06月04日 16:59  点击:[]

王兆峰  郑群明

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业高度重视,要求“不断加强各类软硬件建设,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全域旅游要坚持走下去”。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支持文化、旅游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为全域旅游提质升级提振了信心、明确了思路。

“十三五”期间,我省“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31家单位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为全国最多,共涉及51个县(市、区);2019年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3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28亿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9442亿元、同比增长13%。

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造成了极大冲击,也暴露出我国全域旅游发展还普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旅游产品体系与市场需求趋势不适应、旅游观光过程与深度体验需求不适应、倚重外地游客与主客共享需求不适应、旅游部门“小马拉大车”与“全链支撑”需求不适应、强调景区建设与推动目的地全面发展的需求不适应。“十四五”期间,我省应着力“五个转变”、构建旅游产业“五大体系”,推动全域旅游全面提质升级发展。

适应休闲度假需求转变供给形式,构建旅游新产品体系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已由观光为主向休闲度假为主转变。湖南应把握这一新趋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体验、探险、研学、康养、避暑等旅游产品类型。

一是做强以长沙和永州为代表的城市文化体验、以张家界和湘西州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体验产品体系;二是做响以雪峰山为代表的山地度假、以森林公园为载体的森林康养产品体系;三是做大以韶山为代表的红色体验和以各类场馆园区为基地的研学旅游产品体系;四是做精以休闲农业为内核的乡村生态休闲、以“一湖四水”为依托的滨水休闲产品体系。

适应深度体验需求转变建设重点,构建旅游新业态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应充分发挥科技、文创的力量,加快旅游过程向沉浸式、体验性转变,助推文旅消费扩容提质。

一是充分发挥我省高科技优势,激活旅游装备制造业,开发一批高科技体验项目;二是挖掘数字化创新价值,全面引入智慧旅游系统,为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旅游产品插上“智慧的翅膀”,升级旅游体验;三是深挖湖湘文化内涵,将文创产品深度融入旅游餐饮、特色民宿、旅游景观、旅游场景,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网红旅游地;四是精选湖湘优秀非遗文化项目,在旅游创意、旅游购物、文化展演、主题住宿、村寨体验等方面深入活化,形成一批叫得响、受欢迎的旅游新业态。

适应全民旅游需求转变服务对象,构建主客共享服务体系

结合本地游、周边游、城郊休闲游日益兴盛大趋势,由服务外地游客向服务游客与居民转变,构建主客共享的服务体系。

一是围绕我省重点旅游城市(镇)和5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市、区)所涉及的主要城镇,结合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配套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城镇旅游服务水平;二是结合景城一体发展,推进城镇公共设施进景区和景区旅游服务连城区,促进文旅、商业、旅居共生共荣;三是结合城乡统筹规划,推进城乡道路、交通、环卫等一体化发展,使乡村旅游区全面共享城镇服务体系;四是运用好“景区带村”发展模式,将大景区优越的旅游服务功能辐射到周边村庄和社区,推进景村深度融合、共享发展。

适应全链支撑需求转变配套方式,构建多业共融支持体系

深入传播全域旅游理念,推进多部门、多行业围绕旅游产业配套和赋能,彻底改变旅游部门“小马拉大车”窘境。

一是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建设一批城市特色旅游街区、湖湘特色文旅小镇、乡村旅游重点村,形成“城镇+旅游”,丰富旅游产业支撑;二是推动交通部门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围绕主要旅游精品线路提质旅游公路,沿路增设旅游服务设施,形成“交通+旅游”,建设一批高品质旅游风景道;三是鼓励工农业部门配套接待设施,形成“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支持工农业旅游特色化发展;四是引导科技教育等部门结合市场需求,开展科技旅游、研学旅游、旅游人才培养,形成“科技+旅游”“教育+旅游”等,完善文旅产业链,支撑全域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适应辐射带动需求转变发展模式,构建旅游目的地体系

要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由聚焦景区建设向重视目的地建设转变,构建“锦绣潇湘”旅游目的地体系。

一是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罗霄山南岭和武陵山国家旅游风景道,以及雪峰山、环洞庭湖、沿湘江3条省级旅游风景道,打造一批线型旅游目的地;二是建设雪峰山山地度假区、武陵山乡村休闲旅游区、南岭生态康养旅游区、罗霄山避暑度假区、大南岳文化养生区等,打造一批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三是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劳动教育基地优势,发掘岳麓山大科城、马栏山文创园、清水塘工业遗址等地旅游价值,建设主题多样的研学旅游基地和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研学旅游目的地;四是深挖都市文化,建设长株潭夜休闲旅游区、湖湘特色文旅小镇、乡村民宿休闲区、滨水休闲旅游区,打造一批休闲旅游目的地。

(作者分别系3044澳门永利集团经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旅游研究院经理;3044澳门永利集团教授,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研学旅行研究院常务副经理,湖南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评审专家)

原文链接: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20-06/05/content_1457218.htm?div=-1

 

上一条:【红网时刻】深化文旅融合 高质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 下一条:【湖南日报】罗文斌 王钊:以融合创新加快红色旅游高品质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