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


员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员工动态 >> 正文

罗文斌:乡村旅游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大作用


2018年03月26日 16:16  点击:[]

近日:中国旅游新闻网刊发了公司罗文斌副教授的理论文章《乡村旅游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大作用》全文如下:

乡村旅游因其产业综合性、兼容性,能够为应对我国乡村发展落后六大主要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因此,必将在我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大作用。

□罗文斌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掀起新一轮乡村经济繁荣和农村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引作用,对于深入推动我国乡村转型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乡村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大区域,是我国城市发展不可割裂的资源供给区域。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地区在产业发展、要素集聚、技术创新、市场连接、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劣势越发明显,发展要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乡村,表现得更加萧条和衰退。这并非传统农业的凋敝,而是乡土景观基因、乡村文化因子、自然生态价值、土地利用潜力等没能继承、延续、挖掘和发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丧失,这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方向相背离,因此,作为城市发展依靠的乡村,亟须振兴发展。

一、剖析乡村发展落后的根源

要推动我国乡村振兴发展,首先要深入分析我国乡村发展落后的深层原因。西方发达国家乡村发展经验和我国乡村发展实践都表明,乡村的衰退多与人口迁移、土地利用、产业衰退、教育落后、文化失传、生计困难等六大问题密切相关。剖析我国乡村发展落后的根源,主要表现为六大方面的问题。

1.人力流失。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为城市地区带来了强大的人口虹吸效益,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以获取高额劳动报酬为目的的城乡人口迁移运动导致了我国乡村地区有效人力资源流失,这是我国乡村衰退的关键原因。据统计,到2016年年底,我国人口迁移流动规模达2.45亿,其中80%的人口是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地区。城乡人口迁移流动在一定时期虽然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也产生了乡村家庭、经济、社会、文化等新问题。因此,吸引乡村已迁出的新一代劳动力返乡创业及城市精英群体下乡创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2.土地荒废。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农业种植收益比不上进城务工收益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导致了大多数农民对土地经济产出有限的狭隘认知,导致了严重的农地撂荒现象,乡村土地应有的经济、社会、生态、景观价值没有得到发挥。因此,保护农村土地资源,挖掘农村土地的利用价值,激发农地全方位附加价值是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

3.教育落后。中国农村贫困的根源在于农村受教育程度总体较低。除了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之外,留守成年就业群体再教育和职业培训机会较少也是乡村发展受限的更为重要的原因。我国乡村农民群体总体受教育水平不高导致乡村发展的创新动力不足,也是我国乡村衰退问题的重要原因。

4.产业衰退。乡村产业衰退是指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农业活力的不足,农村产业拓展有限,尤其是偏远地区传统产业的封闭和落后,是阻碍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这跟技术创新、市场繁荣等不无关系。一直以来,我国传统农业的社会化、现代化、融合化程度还比较低,农业企业的组织化、市场化、规模化、创新化程度还不高,这些都严重制约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阻碍乡村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5.文化失传。乡土文化是我国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我国乡村地区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社会生活、自然生态等方面的乡土文化,这些正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逐渐失去应有的活力。错误的乡村建设观念、发展观念对传统古村落和乡村自然生态产生了巨大破坏,进一步加速乡土文化的失传,丢失乡村的灵魂。文化失传是我国大多数乡村衰退,甚至衰亡的深层根源。

6.生计困难。我国乡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边远地区、高山地区,之所以发展活力不足,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农户生计困难,有限耕地资源使得生活难以为继,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生计困难主要表现在生计脆弱性较强、生计资本不多、生计手段有限、生计能力不可持续。为了可持续生计,农民被迫过上了城市边缘生活。源于自然环境脆弱性的生计困难,是农民个体所无力改变的,势必需要政府引导、产业发展和社会参与来共同解决。

二、发挥乡村旅游的重要作用

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经济现代化的新型产业手段。乡村旅游因其产业综合性、兼容性,能够为应对我国乡村发展落后六大主要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因此,必将在我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大作用。

1.发展乡村旅游汇聚农村人气。乡村旅游发展能够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城市创客下乡创业、游客来乡旅游,进一步增强农村人气。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为了响应国务院号召,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百村万人乡村旅游创客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三年时间内,在全国创建100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组织引导10000名老员工、返乡农民工、专业艺术人才、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这为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汇聚宝贵的人力资源。

2.发展乡村旅游盘活农村土地。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附加价值的最优途径之一。根据笔者对湖南某村的实践调查结果,该村农地用于传统水稻种植,每亩年收入约1450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之后,原有农地流转为葡萄种植园,每亩年收入约22000元,是之前的15倍,而且农地休闲利用后,全村年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较好地满足了周边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农地产出经济、社会附加价值,且土地利用率提高了10%以上。可见,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很好地盘活农村土地,增加农户的生计资本,发挥农村土地的社会效益。

3.发展乡村旅游激活农村产业。乡村旅游为农村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乡村旅游能够挖掘农业产业附加价值,促进其与旅游业、休闲业的融合发展。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能够有效防止农业发展的“边际效益递减”趋势,衍生新的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此外,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的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商业、特色手工业、特色养殖业、特色建筑业等都会随之而发展,极大丰富和激活农村产业潜力,拓展产业链条,完善农村产业体系。

4.发展乡村旅游改善农民教育。我国农村教育落后,教育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留守青少年的义务教育资源短缺,二是对于有劳动能力的留守成年人的职业技能教育不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组织高校、研究机构的旅游管理、农业经济专业教师、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下乡进行教育培训,或者通过公司组织农民到外地参观学习培训,将有效改善我国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的现实问题,从总体上提高和改善农村教育水平。

5.发展乡村旅游传承乡土文化。以乡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无论是西递宏村的古村落,还是婺源的油菜花海,抑或边城的民俗演艺,这些乡村旅游目的地都因其深厚的乡土文化而备受青睐。乡村旅游因独特的乡土文化而精彩,反过来,乡村旅游目的地成功也增强了全社会对乡土文化的保护意识。乡村旅游发展传承乡村农耕、村俗、服饰、餐饮、宗祠、建筑、民约等物质和非物质乡土文化,不断促进我国乡村地区的繁荣昌盛。

6.发展乡村旅游增强农户生计能力。乡村旅游发展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生计、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已成为国际贫困治理研究的共识。乡村旅游发展中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修建,能够缓解传统农地经营的生计脆弱性,提高乡村居民的自然、物质、社会、金融、人力等生计资本,为乡村居民提供旅游经营、旅游就业、工程建设、店铺经商等多元化非农生计活动选择,且能够增加旅游服务培训、农业技能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机会,真正实现从增加生计收入到增强生计能力,实现农户生计可持续性,不仅加速其减贫脱贫,而且还能够帮助实现其小康生活梦想,这既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作者单位:3044澳门永利集团)

原文网址:

上一条:罗文斌: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下一条:王兆峰 叶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助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关闭